五条举措平衡电子信息产业国内外市场
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中,内需一直是个软肋。而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这种现象更加严峻。
加入世贸组织的十年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抓住国际市场进一步打开的重大机遇,积极引进外资,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扩大产品出口,鼓励企业“走出去”跨国经营,产业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大部分产能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产业较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电子信息产品需求萎缩,出口额下降,加之内需市场对产业发展拉动不足,产业自主调控能力弱的问题愈加凸显。因此,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平衡好国内外市场。
(一) 集中力量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实施“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克一批核心技术、研发一批关键产品。加大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自主技术、产品及电子专用设备的行业应用。
(二) 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新增长点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前瞻性战略布局,培育壮大新一代网络通信系统设备及智能终端、高性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家庭、关键电子元器件和材料等新兴领域,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新增长点。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提升产业规模效应及配套协作水平。
(三) 加快培育大企业和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小企业,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支持有实力的大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并鼓励具备条件的大企业与海外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开展多层次合作,加快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知名品牌及国际营销渠道的跨国大公司。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构建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配套的产业分工体系,推动建立企业协同合作的科学机制。
(四) 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在产业转移和合作中的引导作用,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规划、资源和市场的对接,研究制定促进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推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福厦沿海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优势地区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发挥优势地区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产业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有序转移,形成产业分工体系合理、特色明显、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五) 进一步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均衡发展国内外市场
继续保持和稳定国际市场发展态势,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发力度,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国内市场的规模优势。保持政策连续性,进一步做好家电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并支持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和LED节能照明产品推广。积极培育农村市场,推动产品更新换代,满足城乡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相关文章
更多>>- 电子信息产业抓住西部机遇12-07
- 2011年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报告08-03
- 电子元件利润增长较快,电子信息制造业增收35.5%04-07
- 建国60年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就09-30